直接說結論:其實這是篇dis日文配列鍵盤的文章,買英文配列吧!
最近看到一個以日文配列與英文配列為主題的日本youtube影片,看完宛如神降臨,講得太有道理了。實際去google也會發現,對鍵盤講究的日本人通常會推薦英文配列,理由如下
仔細看你的鍵盤,會發現F跟J的鍵帽上有突起,是為了讓人在不看鍵盤的狀態下,雙手食指「用摸的」就可以回到home position
以打字維生的人應該知道,長時間瀏覽文件與輸入時,幾乎所有的操作都可以不用離開home position,只要回到home position就可以很快的定位所有的鍵位置,也不容易打錯
但是home position的F跟J在日語配列鍵盤其實往左偏離了一點,而英語配列的真的在中間。所以想像一下,如果用歪歪的身體打日文鍵盤,每天八小時用一年,就算不脊椎側彎,也會某一邊的肩膀特別酸
相比英文配列的橫長方型,日文配列的ENTER鍵是個神祕的縱長形狀,表示你的手必須到很右邊才按的到。
但home position就已經偏左了,按enter的時候手還一定要往右偏離,超級不人道
打字時絕對很常用到的空白鍵,為了放進かなキー・英数キー,被壓縮到剩很小的空間,以為大家都是彈鋼琴的手指很長嗎
如果你覺得在日本生活,如果會用到平假名輸入法怎麼辦?但其實就算是日本到現在已經非常少人用かな輸入法,大家都是用羅馬拼音輸入法,我在公司也沒看過有人是用平假名輸入法的
自己之前是用日語配列,除了かなキー・英数キー之外實在沒甚麼優點是讓我覺得沒有他會死的,而且這也可以用軟體解決,可看下面關聯文章
Karabiner鍵盤配置設定教學ー普通鍵盤+HHKB配列=工作效率UP!!(Mac OSX)
以前可能日本人用的主流還是日本人開發的軟體,但日本被強制國際化之後,幾乎都是用歐美圈開發的軟體
英語圈開發的軟體,基本上一定是依照英語配列鍵盤好用的方式去開發的
選鍵盤的時候記得,手抓住兩邊用力扭曲看看,如果會扭曲的話,最好不要買。長時間使用會累,所以好的鍵盤通常最下面都會裝鐵板。
如果用了一年發現鍵盤扭曲的話,表示鍵盤沒有幫忙吸收到打字的力量,你的手等於長時間在一點一點累積疲勞。
- home position的偏移
- 超不友善的enter鍵和空白鍵
- 羅馬拼音輸入法為主流
- 目前軟體開發的英語趨勢
不管怎麼看都是英語配列略勝一籌
不過鍵盤使用還是以個人使用習慣為主,如果已經習慣了日語配列那繼續用也沒關係,正在考慮日文配列的話,或許可以省下這一筆錢XD
人類本來就不是為了打電腦而誕生的物種,在長時間不良的鍵盤輸入之下,身體變奇怪之前,鍵盤最好選好一點的。畢竟鍵盤滑鼠已經算是現代人的刀和劍了XD
微分享:我目前工作用Realforce R2 all30g 靜音版,家裡跟外出用HHKB或Niz Atom66